走進絲路敦煌藝術的世界
• 製證費:新生(第一次來大安社大上課)報名第一門課需繳交,舊生免收。
• 報名費與保險費:每學期僅收取一次,報名多門課程不需重複繳交。
• 冷氣費:每門課程皆需收取冷氣費(除戶外課程)。
第二門課起,無需再次繳交報名費、保險費或製證費。
課程介紹
課程大綱
一、介紹絲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故事
二、入門欣賞敦煌的佛教藝術
三、校外走讀、博物館參訪
課程理念
地球上人類的文明是多元的,既獨立發展又相互影響,古代的人類在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大陸與海洋上,展開一連串的貿易與文化活動,形成東西文明交流的路線,如今透過各種考古與藝術史的研究,印證著所謂絲綢之路的過往繁華。很多人想知道,古代絲綢之路從何而來?絲綢之路上曾有過什麼樣神秘存在過的古代文明?來自不同地區的人類,交流怎樣的精緻的手工商品、文化與信仰?古代偉大的探險家或宗教家如玄奘大師如何用雙腳穿越高山、沙漠與草原,用智慧將不同文明的見聞紀錄下來?古代絲路上的佛教藝術又是怎麼開出美麗的花朵?身為臺灣海洋子民的我們,準備好穿越時空,這是一趟史詩般的旅程,讓我們一起神遊古代絲綢之路,認識其中的傳奇與故事。本課程將透過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解說,以及實地走訪博物館、和寺院等戶外教學活動,讓同學們認識絲綢之路上的古文明,以及宗教藝術人文的精華所在。
教學目標
同學可以認識古絲路上的佛教藝術,古代絲綢之路的由來,瞭解絲綢之路上古代文化風貌以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人類遺產和考古發現。
教學方式
1.主題探討或簡報介紹搭配圖像教學
2.紀錄片賞析
3.戶外參訪
自備事項
無
選課要求
入門課程,歡迎對佛教藝術與古絲路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加入課程
參考書目
李玉珉、林保堯、顏娟英等合著,《寫給大家的佛教美術》,臺灣東華書局。
董玉祥,《從印度到中國:石窟藝術的產生與東傳》,藝術家出版社。
胡楊,《消失的古國》,大是文化。
高洪雷,《大寫西域(上)(中)(下)》,野人文化。
符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
其他費用
校外教學時交通費與門票餐費由學員自行負擔。
課程大綱 (實際授課內容將視學員差異及需求彈性調整)
1.從一隻蠶寶寶開始,看絲綢如何生產的,從考古遺物看遠古東方的絲綢藝術。2.介紹歐亞大陸古代絲路的概念,從張騫鑿空一直到東西方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概況。
1.樓蘭古文明遺跡的考古發現 2.介紹斯文赫定的亞洲探險活動3.介紹當今的相關考古發現
1.介紹古龜茲的考古發現與克孜爾石窟 2.佛經翻譯大師鳩摩羅什的故事介
紹古高昌古國的考古發現與周邊佛教石窟藝術 |
1.河西地區的涼州模式 2.敦煌莫高窟的歷史與早期塑像藝術
1.敦煌莫高窟塑像藝術
1.莫高窟裡的壁畫藝術欣賞:佛傳本生故事圖
1.莫高窟裡的壁畫藝術欣賞:法華經變圖
原課程停課,需選讀至少一門公民素養課程
1.莫高窟裡的壁畫藝術欣賞:淨土經變圖
1.介紹敦煌藏經洞的發現與內容 2.斯坦因與伯希和在英法博物館保存的藏經洞收藏品
參觀中研院歷史文物館
古絲路上的考古發現:尼雅遺址與于闐古國遺跡
1.介紹河西走廊上的佛教藝術
1.介紹20世紀所發現的阿富汗古代文化遺址,以及豐富多元的出土文物藝術
北北基古佛寺遺跡走訪
與第十六週合併
神遊絲路:準備、回顧與分享本學期成果展的活動。
選購項目
- 冷氣費 200
- 團保費 200
- 報名費 200
- 製證費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