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師同行系列-宗教文化漫步遊
與大師同行系列-宗教文化漫步遊
與大師同行系列-宗教文化漫步遊
11423BD18
社團-公共性社團

與大師同行系列-宗教文化漫步遊

NT$ 3,000
NT$ 3,000
尚有 25 名額
2025-09-03 起 (共 18 週)
每星期三 早上
台北市私立金甌女子高級中學
注意事項:
• 製證費:新生(第一次來大安社大上課)報名第一門課需繳交,舊生免收。
• 報名費與保險費:每學期僅收取一次,報名多門課程不需重複繳交。
• 冷氣費:每門課程皆需收取冷氣費(除戶外課程)。

第二門課起,無需再次繳交報名費、保險費或製證費。

課程介紹

課程大綱

課程理念

台灣早期的市鎮都是沿著河流發展,擁有水運便利的優勢,不僅逐漸形成聚落,甚至還進一步成為經濟及政治中心,如新莊(大漢溪)、萬華(淡水河)、大龍峒(淡水河)、松山(基隆河)、汐止(基隆河)等,雖然這些城鎮歷經變遷,但重要性卻沒有因為現代化而退去,安排一場探本溯源的旅程,不僅可以認識自然環境與都市文明的影響,還可以汲取豐富的歷史文化與生活智慧,加上台灣的廟宇不只是祈福信仰的中心,也是蘊含文化的藝術殿堂,搭配周遭景點,能夠兼具藝術、歷史、美食、心靈等目的,並且在旅行的當下同時滿足知性、娛樂與健康的需求。

教學目標

1.認識地名由來及演變 2.探索河流對聚落的影響 3.欣賞廟宇文化及裝飾藝術 4.了解民間藝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5.了解在地特色產業及活動 6.學習流傳千年的養生動作

教學方式

主題介紹(廟宇概論/解讀吉祥寓意/羅德尼身心放鬆術) 戶外實地導覽

自備事項

戶外課程時,請參加學員視身體狀況自行斟酌:準備穿戴輕便服裝、防滑鞋子、遮陽帽子、防寒保暖防曬防蚊準備、雨具、個人藥品、飲用水瓶、協助支撐手杖。

選課要求

喜歡旅行,更喜歡我們對旅行的定義:「旅行」不只是景點的參觀,它應該還蘊含著生活的體驗、美好事物的分享、自我的探索、甚至是理想與價值的實現。

參考書目

符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

其他費用

課程大綱 (實際授課內容將視學員差異及需求彈性調整)

第1週-課程說明暨師生介紹(室內)

課程介紹/班代選舉/戶外導覽注意事項說明/台灣廟宇概論

第2週-民間藝術殿堂賞析暨寓意解讀(室內)

廟宇裝飾暨吉祥圖案/靜心技巧暨養生動作

第3週-鷄籠中元祭 臺灣第一個被指定為「重要民俗」類國家文化資產的節慶

學習重點: Q1:「新莊」地名的含意?早年為何說是「一府二鹿三新莊」? Q2: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在新莊廟街裡可以發現多少神獸呢? Q3:甚麼是可以吃的平安符?它與新莊大拜拜有何關係? Q4:「有錢打金牌、沒錢買旺來」的諺語與何有關? Q5:「壓艙石」的作用是甚麼?哪裡還看得到呢?

第4週-基隆仙洞巖 基隆第一個文化景觀

學習重點:Q1:「剝皮寮」的地名由來?剥的是甚麼皮? Q2:清代街屋的特色有哪些?甚麼是「牌樓厝」? Q3:甚麼是「TR磚」和「S磚」,為何它會有紅磚界的LV之稱 ? Q4:全台唯一的銅龍柱在哪裡?在龍的身上可以找到哪些真實的動物? Q5:「竹節窗」的窗櫺數目為什麼都是陽數?竹和君子有甚麼關係? Q6:「艋舺公園」有甚麼特色?跟龍山寺呼應的地方在哪裡?

第5週-平溪天燈節 全球14個此生必遊的嘉年華會之一

學習重點: Q1:「萬仞宮牆」的典故出自何處?有何含意? Q2:「泮池」為何是半月形?有哪些多重意義? Q3:孔廟為何不用門神,門釘的數量是多少?有甚麼意義? Q4:孔廟的屋頂有二個特有的裝飾?它們分別是甚麼?有甚麼含意? Q5:保安宮門前的神獸為何都是開嘴?與一般常見的石獅有何不同? Q6:保安宮是有名的對場施作廟宇,從哪裡可以輕易辨別出來?

第6週-三峽祖師廟 全臺唯一有「東方藝術殿堂」美譽的寺廟

學習重點: Q1:「汐止」地名由來?水返腳有何含意? Q2:臺灣第一條鐵路是由哪位巡撫興建的?全長共多少公里? Q3:「忠順廟」的入口前為何有一座日式鳥居?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有甚麼關係? Q4:廟門前的門神有何作用?祂們手中的持物或是捧物有何寓意? Q5:主祀神明張巡有何可歌可泣的事蹟?文天祥的〈正氣歌〉為何要特別提到他?

第7週-板橋迪毅堂 為供奉漳泉械鬥亡靈的祠廟

學習重點: Q1:「松山」地名由來? Q2:臺灣第一個分靈回大陸的媽祖廟是?松山慈祐宮配祀13位婆姐,為何多出一位? Q3:「塔悠路」的路名由來及意義?第一條以原住民名稱命名的道路是? Q4:「基隆河」為何被當地人稱為蛇美人?當地的特色建築是? Q5:「五路財神趙公明」的法器像哪一棟建築?有何涵義?

第8週-請「關渡媽」 各地的年例祭典形塑請關渡媽祖成為北臺灣媽祖信仰的一大特色

學習重點: Q1:基隆市的「市鳥」是哪一種鳥?它們為何都在基隆港徘徊? Q2:「仙洞巖」為何是清朝甚至是日治時期相當有名的旅遊景點?吸引人的地方在哪裡? Q3:媽祖為何有大媽、二媽、三媽⋯之分,祂們主要的職掌是甚麼? Q4:媽祖的四大精神是甚麼?如何透過「報馬仔」的裝飾來呈現?

第9週-公民素養週

原課程停課,需選讀至少一門公民素養課程

第10週-芝山岩惠濟宮 認識士林地方地方歷史發展的重要1站

學習重點: Q1:「貓空」的地名由來?哪裡還可以看得到壺穴地形呢? Q2:台灣最長的纜車是?全長共幾公里?有哪幾站可以下上車? Q3:「指南宮」為何有天下第一靈山之稱?主祀的神明是哪一位? Q4: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卡爾·榮格為何對呂洞賓讚譽有加? Q5:「靈霄寶殿」的特色是甚麼?六十太歲各是甚麼身分?

第11週-新竹都城隍廟.竹塹中元城隍祭 全臺唯一有「都城隍」之稱的城隍廟

學習重點: 1、認識地名由來及演變 2、探索河流對聚落的影響 3、欣賞廟宇文化及裝飾藝術 4、了解在地特色產業及活動

第12週-臺北大龍峒保安宮 全臺唯一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資產保存獎‎的寺廟

學習重點: 1、認識地名由來及演變 2、探索河流對聚落的影響 3、欣賞廟宇文化及裝飾藝術 4、了解在地特色產業及活動

第13週-景美集應廟 見證反映安溪移民開拓以及景美地區的發展史

學習重點: Q1:「干豆」的地名由來? Q2:媽祖是如何由「天妃」冊封為「天后」的? Q3:為何有「大媽」、「二媽」、「三媽」的區別? Q4:媽祖為何有不同的臉色?代表的涵義? Q5:「請關渡媽」是重要的文化資產,此民俗活動的由來和精神?

第14週-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臺北唯一能夠保存咸豐、同治年間建築原貌迄今者

學習重點: 1、認識地名由來及演變 2、探索河流對聚落的影響 3、欣賞廟宇文化及裝飾藝術 4、了解在地特色產業及活動

第15週-臺北指南宮 臺灣最富盛名的道教叢林之一

學習重點: 1、認識地名由來及演變 2、欣賞廟宇文化及裝飾藝術 3、了解在地特色產業及活動

第16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19世紀全臺最豪華的教會建築

學習駐點 Q1:「西門紅樓」八角和十字造型有何涵義? Q2: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台灣受降典禮的地方? Q3:臺北府城唯一被拆除的城門是? Q4:台北天后宮與艋舺新興宮的關係? Q5:甚麼是「四國遍路」?與弘法大師的淵源是?

第17週-淡水禮拜堂 堪稱臺灣北部所成立最早的教會,也是馬偕牧師親手設立之教會

學習重點: Q1:「北投」的地名由來? Q2:世界上唯一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石是? Q3:甚麼是北投獨一無二的「限時專送」 ? Q4:北投為何是台灣那卡西的發源地? Q5:北投溫泉博物館庭院旁的「心」型水池有甚麼特別含意?

第18週-成果展準備週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講師介紹

孫仁明

孫仁明



選購項目

  • 製證費 100
  • 團保費 200
  • 報名費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