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走讀趣-搭著捷運走讀大臺北
• 製證費:新生(第一次來大安社大上課)報名第一門課需繳交,舊生免收。
• 報名費與保險費:每學期僅收取一次,報名多門課程不需重複繳交。
• 冷氣費:每門課程皆需收取冷氣費(除戶外課程)。
第二門課起,無需再次繳交報名費、保險費或製證費。
課程介紹
課程大綱
課程理念
以個人對淡水河流域的研究,將淡水河流域各街庄的開墾及各街市的建構以室內課程呈現,讓學員更進一步認識大台北各地的發展狀況;進一步以走讀各街市,讓學員實地領略室內課程,進而加深印象。
教學目標
課程以基礎的淡水河流域文史介紹,帶領學員走過大台北舊街市的街頭巷尾,實踐知識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尋得知識,讓同學們從家庭裡走出來,讓心理和生理能朝健康發展,達到預防醫學的目的。
教學方式
室內課程基本文史介紹
室外課程 實際景點踏查介紹
自備事項
穿好走路的鞋
選課要求
無
參考書目
符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
SDG 3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其他費用
無
課程大綱 (實際授課內容將視學員差異及需求彈性調整)
本學期主題是台北城,先認識三市街及淡水,進而跨入大台北的其他街市
藉著捷運,走向淡水河流域的街市,第一堂課先認識捷運淡水線的前世今生
認識清朝淡水河流域最大城市艋舺,進一步了解艋舺與淡水河流域的連結,以及台北建城的相關性
走訪清朝時期北台灣知名的大都市-艋舺,實地認識艋舺街市的發展及其他
認識清末淡水河流域的茶市大稻埕,進一步了解大稻埕與淡水河流域的連結,以及台北建城的相關性
以大稻埕基本文史為基礎,走讀大稻埕各階段發展的街市,並認識推進台灣近代化的劉銘傳、茶葉大亨李春生、鹽大亨--辜顯榮
以清時文史為主,走訪大龍峒認識清時大龍峒街市的建構,及周遭的發展沿革,並且認識大稻埕鹽大亨--辜顯榮
以清時文史為主,認識清末淡水河流域的茶市大稻埕,進一步了解大稻埕與淡水河流域的連結,應且認識茶葉大亨-李春生
以淡水史的基礎,開始走入淡水,認識即將建市400年的淡水
走訪淡水,實地認識淡水的一切,先認識與艋舺、大稻埕有關的淡水海關
原課程停課,需選讀至少一門公民素養課程
認識清末台北城的建設,進一步了解三市街,台北城與大稻埕與艋舺之間的連結
認識清末台北城內的建設,以及朝代交替的轉變,造成台北城內政經區塊的轉移
認識清末台北城門,以及台北城內的各項官署及祭祀廟宇的建設、移轉、消失
認識清末台北城門,以及實地走訪台北城內,認識日據時期建築,領略風華的台北城內
政治中樞的移轉,國府台北城成為全台灣的最高行政機構所在,即我們耳熟但不詳的博愛特區。來!走一趟博愛特區,來解密相關機構。認識清末台北城的東門及南門也是一定要的啦!
馬偕學成為淡水地方學重要的區塊。馬偕,不僅是淡水人的記憶,更為臺灣人脫口可說出的外國人姓名。馬偕在臺30年,以淡水為宣教基地,做出了「宣教」、「教育」、「醫療」等貢獻。
馬偕在臺30年,以淡水為宣教基地,做出了「宣教」、「教育」、「醫療」等貢獻,也為淡水留下了貢獻相關的建築群。來!走一趟馬偕之路,緬懷他在淡水的生活與做工。
北投唭哩岸及關渡是漢人在北台灣開墾的第一地,而新北投擁有溫泉,自日據時期至今是人們休閒的重要場域,留下了豐富的地方文史
新北投擁有溫泉,在日據時期由日本人開發成大台北主要溫泉區,新北投公園周遭是休閒的重要場域,具有豐富的文史
選購項目
- 冷氣費 200
- 團保費 200
- 報名費 200
- 製證費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