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建築巡禮,聽文化歷史故事
古蹟建築巡禮,聽文化歷史故事
古蹟建築巡禮,聽文化歷史故事
古蹟建築巡禮,聽文化歷史故事
古蹟建築巡禮,聽文化歷史故事
11424BD12
社團-公共性社團

古蹟建築巡禮,聽文化歷史故事

NT$ 3,000
NT$ 3,000
尚有 25 名額
2025-09-04 起 (共 18 週)
每星期四 早上
台北市私立金甌女子高級中學
注意事項:
• 製證費:新生(第一次來大安社大上課)報名第一門課需繳交,舊生免收。
• 報名費與保險費:每學期僅收取一次,報名多門課程不需重複繳交。
• 冷氣費:每門課程皆需收取冷氣費(除戶外課程)。

第二門課起,無需再次繳交報名費、保險費或製證費。

課程介紹

課程大綱

課程理念

讓學員可以更認識自己居住的環境,聆聽獨一無二的在地故事,培養自主記錄在地特色的習慣,並且樂於分享,促進彼此文化交流。

教學目標

生活周遭均有歷史、文化,許多人認為課本內寫的才是歷史,博物館內放的才叫藝術,然而若細細觀察,可以發現歷史及文化處處皆有,透過引導式的走讀,讓學員可以思考性的理解一個地方的發展脈絡,從中找出文化認同,並喜愛上自己周邊獨有的人文藝術。

教學方式

戶外走讀、室內簡報授課

自備事項

選課要求

年滿20歲,喜歡聽故事並可步行之一般民眾

參考書目

王惠君,《臺北歷史.空間.建築:新莊、艋舺、西門、大龍峒、圓山、劍潭》,左岸文化,2019年7月
李乾朗、俞怡萍,《古蹟入門(增訂版)》,遠流出版社,2018年4月
李乾朗,《台灣近代建築》,雄獅圖書,民國69年12月

符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

其他費用

課程大綱 (實際授課內容將視學員差異及需求彈性調整)

第1週-相見歡,課程介紹

室內課程,介紹一學期的課程、彼此認識,討論公約並選出班級幹部,建立班級LINE群組。

第2週-台北三市街走讀–大稻埕

探訪大稻埕南街,介紹北台灣經濟史。

第3週-台北三市街走讀–國定古蹟龍山寺

介紹龍山寺以及艋舺地區的歷史,探討寺廟之美。

第4週-台北大歷史(一)

室內課程,介紹台北的發展史。

第5週-大安區走讀–台大校園

認識台大校園,參訪台大博物館群以及即將消失的水圳。

第6週-美術館走讀

欣賞當期的美術特展

第7週-台北交通建設走讀

探訪捷運的家,北投捷運機廠

第8週-大安區建築之美

室內課程,介紹大安區的古蹟及歷史建築

第9週-公民素養週

原課程停課,需選讀至少一門公民素養課程

第10週-新竹一日古蹟探訪

新竹車站、迎曦門、城隍廟、北門大街、新竹長和宮

第11週-與第十週合併

一日行程,與第十周合併。

第12週-國外古蹟對比

室內課程,介紹有關台灣史之日本景點。

第13週-大安區走讀–溫州街日式宿舍

日治時期的台灣大學是全台灣唯一一所大學,溫州街保有一整群當年教職員的日式宿舍。

第14週-永和區走讀–大陳社區

走訪即將都更之大陳義胞新生地,回顧抗戰歷史。

第15週-新四國遍路走訪

日本人帶來的石佛遍路宗教,探訪北投地區的石佛路線。

第16週-文化資產之介紹

室內課程,各種無形資產介紹

第17週-大安區走讀–蟾蜍山與農業試驗場

位於蟾蜍山腳下的煥民新村,過去曾是台灣農業的實驗基地。

第18週-課程及期末分享

室內課程,同學互相交流,心得回饋與未來展望。

講師介紹

李欣融

李欣融



選購項目

  • 冷氣費 200
  • 團保費 200
  • 報名費 200
  • 製證費 100